投资理财平台_理财可靠的平台 鱼香肉丝、凉拌土豆丝、白菜干粉炖豆腐……薛香爱将一盘盘饭菜端上饭桌。
随后,她不忘拿来一摞空碗,一双公筷和一个公勺。她把空碗放在每一位就餐者的面前,准备开饭。
在家就餐用公筷,已是薛香爱家的习惯。“自疫情发生以来,全家人用公筷公勺的意识更强了。”薛香爱说。
薛香爱,今年62岁,是河间市卧佛堂镇薛庄村村民。从2003年开始,她就“强迫”家人用公筷。疫情期间,用公筷更成了她家的一件大事。
投资理财平台_理财可靠的平台 为啥家人一起吃饭还要用公筷?这是一个“遥远”的故事。

▲公筷”走“上家庭餐桌
“炸锅”
提起用公筷,还得从薛庄村倡导俭办红白喜事说起。
薛庄村党支部书记穆申民,是2003年上任的。
投资理财平台_理财可靠的平台 一成为村子的“当家人”,穆申民办的第一件事,就是召集村民选举村民代表。
经过全体村民投票,薛庄村选出了20名村民代表。这些村民代表起到了上传下达的作用。
很快,第一次村民代表大会召开了。在会议上,有人提议,为村民办实事,要从俭办红白喜事抓起。
投资理财平台_理财可靠的平台 穆申民觉得这个提议不错,他还增加了一条——红白喜事上要用公筷公勺。
俭办红白喜事,村民没意见,可一提到使用公筷,薛庄村“炸锅”了!
别说村民,就是村民代表也摇头反对。
投资理财平台_理财可靠的平台 “这样不行啊,人家别的村子没这样做的。”
“这不开玩笑嘛,不让人家笑话咱们呀?”
“都是熟人,用公筷干啥?不行,不行。”
……
有人当面让他放弃这个“不切合实际”的想法。
四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
穆申民召开了第二次村民代表大会,先做村民代表的工作。
他左说右说用公筷的好处,大伙见他“顽固”,只得答应配合他工作,到村民家里做思想工作。
刚开始,村民意见反馈回来的是“不行”,就连穆申民的妻子也说他“瞎胡闹”,他的儿子更是嫌他“管得宽”。
无奈,穆申民召开了第三次村民代表大会。他说,看大伙反对的态度很强硬,不如退一步,再有红白喜事,先做个“实验”。
说来也巧,正赶上一户村民家的老人去世了。穆申民带领村民代表帮着操办葬礼。
投资理财平台_理财可靠的平台 这场葬礼简约而隆重,主家表示很满意。同时,穆申民在这场葬礼上倡导用公筷,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。
得到认可后,穆申民决定召开第四次村民代表大会。这次,他将工作做得很细致,要求每位村民代表都要进家入户,宣传到人。
很多村民表面上答应了,但暗地里想看看别人怎么办再说。
几场红白喜事下来后,村民们觉得用公筷并不麻烦,也就慢慢接受了。
2004年春节后,薛庄村“公筷公约”正式实施了。
“坐席”的人也是像以前一样10人或8人一桌,不同的是,桌上并没有10盘或者12盘菜,摆在大家面前的是空碗和筷子,谁要吃什么菜就自己去取。
在取菜处,摆放着几个菜盆,每一种菜品的菜盆旁边有专人负责给客人盛菜。
“坐席”的人可以先少盛,不够了再添加,这和吃自助餐一样。
投资理财平台_理财可靠的平台 “我觉得这样既卫生又节约,还像吃自助餐,好玩。”一村民说。

▲家家户户用公筷公勺
“公筷达人”
附近村庄的人谈起俭办红白喜事和用公筷的事,纷纷点赞。
投资理财平台_理财可靠的平台 说起使用公筷的事,人们还会想到“公筷达人”穆振东。
投资理财平台_理财可靠的平台 今年30岁的穆振东身体壮实,笑容爽朗。他一直关注餐桌文明,他说,自己在家都用公筷。
2014年,有一次,他出外谈生意,看到别人不用公筷,觉得不卫生。于是,他动了推广公筷的念头。
投资理财平台_理财可靠的平台 自那时起,穆振东就主动宣传使用公筷。
为了推广使用公筷,穆振东自掏腰包近1000元,在村入口处制作并悬挂上“长者先动筷、夹菜用公筷”“公勺公筷、有你有爱”的横幅。
投资理财平台_理财可靠的平台 他还自费印制了使用公筷的宣传资料,免费发放给村民及附近村的村民。
无论走到哪里,穆振东的包里都装着一摞推广公筷的宣传单,见人就发,逢人就讲。久而久之,他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公筷宣传志愿者。
投资理财平台_理财可靠的平台 他的这份热情感动了不少人,人们热情地称他为“公筷达人”。
一位从石家庄来的司机听了穆振东的宣讲后,深受感动,并表示回去后,也推广使用公筷。
穆振东还专门成立了公筷推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队。“在穆振东的带动下,公筷推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队现已有10多名志愿者。”村民穆庆臣说。
投资理财平台_理财可靠的平台 穆振东表示,他会继续推广使用公筷,让使用公筷成为更多人的习惯。

▲薛庄村街头的公筷宣传画
家庭就餐也用公筷
自红白喜事上用了公筷,薛庄村一些村民在家里就餐也开始用上了公筷。
今年年初,受疫情影响,薛庄村推行使用公筷更“严”了——家庭就餐也要用公筷。
薛庄村再次“炸锅”了!
“搞得一家人别别扭扭,不适应。”
“嫌弃我们年纪大了,怕我们有传染病吗?”
投资理财平台_理财可靠的平台 “这样一来,家人似乎疏远了。”
……
“这真是没事找事。”别说其他村民,就是穆申民80多岁的老母亲都感到气愤,“看我老了,嫌弃我呀。”
为了让人们知道自己的良苦用心,穆申民利用村里的大喇叭,天天讲使用公筷的好处。
受疫情影响,村民代表不能到村民家里做工作,就在给村民送菜时,把宣传材料放到装菜的包里。
投资理财平台_理财可靠的平台 村民代表还以身作则,回家吃饭时用公筷,并录下视频、拍下照片,发到微信朋友圈,去带动其他村民。
在村民代表的影响下,人们意识到了使用公筷卫生、安全等好处,也渐渐行动起来。
投资理财平台_理财可靠的平台 “自疫情发生以来,为了家人的健康,我‘强迫’家人用公筷公勺,几个月下来,已成了习惯。”村民薛香爱说。
投资理财平台_理财可靠的平台 “红白喜事用公筷,招待亲戚用公筷,平时家人吃饭也用公筷,现在,不用公筷公勺我们反而觉得别扭了。”村民杨进女说。
“身边朋友受我影响,也使用公筷了。”村民穆景楼说。
“使用公筷不仅卫生,还体现了餐桌文明。”穆申民说。